【五四特辑】经管青年学子在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

2025年05月04日来源:党委宣传部0

五四海报w.jpg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青年寄予了厚望。


作为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青年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也激励着经管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微信图片_20250501080624.jpg

2018年,陈怡凤光荣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今年4月,我校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陈怡凤同学顺利通过湖南大学研究生入学复试,即将前往心仪的大学追寻梦想。当时间回到7年前时,陈怡凤选择先到部队进行锻炼,既是为了弥补父亲未能如愿入伍的遗憾,也是为了让自己在部队熔炉中锤炼品质。重回校园后,陈怡凤始终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还积极加入学校“砺剑”军事主题社区、学校“反电诈”等各种宣传活动中,在“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中,陈怡凤荣获全国优秀奖、全省一等奖……无数荣誉的背后,是其对迷彩青春的生动诠释。

微信图片_20250501080814.jpg

陈敏正在检查胡蜂生长情况

“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那片养育的土地,而是为了将所学回报家乡。”2024年度云南省最美大学生、商学院2023级学生陈敏用行动诠释农村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从大山走出来的创业者,陈敏从高一开始做兼职补贴家用,如今带着专业所学,陈敏的创业项目帮助蜂农实现年均增收35000元,作为第一发明人和专利权人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创业故事曾被人民日报、云南网、春城晚报等媒体报道,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建功立业、回报家乡的担当。

米小溪1.jpg

李晨溪团队的“米小溪”项目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荣获金奖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中勉励青年学子,“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职教赛道金奖项目“米小溪”团队负责人李晨溪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时表示,“我将以创新成果回报社会的期待,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精彩篇章。”如今,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已在校园内遍地开花,无数经管青年学子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中。

123.jpg

2025年4月,学校藤球队在2025年全国藤球锦标赛中荣获公开组女子双人赛冠军等多项荣誉

在纵横交织中踢出精彩,学校藤球队连续三年站上全国冠军的领奖台,这支成立不到三年的队伍,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强的方式踢出了经管青年学子风貌,充分发扬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体育精神。成功背后,则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女队队员柏定清回忆,为了备战全国比赛,队员们每天要无数次练习发球、接球、扣球、传球等一系列动作,每天训练到晚上11点,时长从2小时增加到6小时以上。“无体育、不青春”正镌刻在这群经管“00后”身上。

微信图片_20250501001802.jpg

教育学院2023届毕业生熊缘回到家乡泸水市称杆乡,成为“西部计划”中的一员

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广大经管青年学子心向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在过去的一年里,785名青年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中的一员;校团委组织志愿服务活动3572个,全员累计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超过30万小时;15支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伍分赴云南13个县市开展社会实践;104名经管学子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涌现出熊缘等为代表扎根基层一线的经管青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每一代青春都开出绚丽的花。在强国复兴征程上,在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过程中,经管青年学子用不同方式践行青春誓言,以挺膺担当践行“青春报国”志向,在人生画卷中绘制属于自己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