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岗位认知与实践能力,2025年6月23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高职学院组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走进旭腾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优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银河之星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岗位认知实习活动。此次实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行业前沿技术与企业运作模式的优质平台。
实习首站,学生们踏入旭腾科技(云南)有限公司。进入企业后,安全规范与企业文化的学习成为首要任务。企业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进企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安全管理及现场行为准则学习活动。
培训中,专业讲师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详细讲解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企业还进行了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宣讲,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细致解读,使学生们了解到在企业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
随后,学生们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了企业参观培训,深入了解了企业的传输机房、办公区域以及展示中心等,对企业的整体布局和运作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技术实践环节,学生们在导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智慧物联网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导师们从智慧物联网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入手,详细介绍了传感器、网关、控制器等设备的硬件结构、接口类型、通信协议等基本特性。
学生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备相对应,加深了对设备的理解,并让他们体会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此外,学生们还参与了智慧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企业导师向学生们介绍了物联网系统常见的安全威胁,如设备被篡改、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并详细讲解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通过参观实习学生们对物联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提升了自身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实践能力。
结束在旭腾科技的实习后,学生们马不停蹄地奔赴优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新的学习之旅。
在优备科技,学生们首先接触到的是人工智能开发工具与平台的学习。
企业导师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主流的人工智能开发工具,如 TensorFlow、PyTorch 等,对这些工具的基本功能、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进行了深入剖析。
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与导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熟悉这些开发工具。通过简单的代码示例,学生们进行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搭建和训练的基本操作实践。
在数据处理方面,企业导师为学生们讲解了不同类型数据,如图像、文本、语音等的标注规则和方法。学生们认真细致地聆听每一个数据进行标注过程,确保标注的准确性。同时,学生们还观看数据处理工具对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等操作,通过去除噪声数据、填补缺失值等方法,提高了数据质量,使其符合项目要求。通过参观数据标注与处理的工作,学生们对人工智能项目中的数据环节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也提升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优备科技实习期间,企业还邀请内部的资深工程师与学生们分享项目经验和技术心得。工程师们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讲解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学生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从工程师们的分享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拓宽了自己的技术视野。
实习的最后一站,学生们走进云南银河之星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聚焦智慧农业技术领域,开启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实用性的学习探索之旅。
在企业认知环节,公司负责人以智慧农业为核心,向学生们详细介绍公司在该领域的发展历程与主营业务。从初期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农业监测,到如今构建起完整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企业不断创新突破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学生们。
负责人还带学生们参观园区内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模型,展示了园区内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协同合作,实现从农作物种植、生长监测到农产品销售的全流程智能化。同时,结合智慧农业场景,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岗位分类进行讲解,如智慧农业算法工程师、农业数据分析师等岗位的职责、技能要求和职业发展路径,让学生们对未来在智慧农业领域的职业方向有了清晰认知。
安全培训中,除研发中心安全规范和智能数据保密制度学习外,企业特别强调了智慧农业系统中数据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模拟农作物生长数据泄露可能导致的种植决策失误等案例,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在智慧农业场景下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技术被恶意篡改,是确保农业生产稳定的关键,为学生们未来投身相关工作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技术展示环节成为智慧农业技术的 “高光时刻”。企业工程师现场演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农业项目开发流程,从农田环境数据采集传感器的部署,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气温等数据,进而实现精准灌溉、智能施肥的决策支持,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人工智能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学生们还观摩了智慧农业开发环境配置过程,了解到如何搭建能够处理海量农业数据的系统平台。在工程师现场答疑环节,学生们围绕智慧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踊跃提问,例如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预测农作物病虫害”“怎样提高农业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工程师们结合实际项目经验,给予了专业且详细的解答。
实习尾声,公司组织了实习心得分享和职业发展答疑活动。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智慧农业技术学习中的收获,有人表示对人工智能助力农业生产的广阔前景充满期待,有人则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提出了对智慧农业技术改进的设想。企业导师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针对学生们关心的问题,如智慧农业领域的人才需求趋势、如何提升在该领域的竞争力等,进行了细致解答和指导,为学生们未来在智慧农业领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
图:姚远 文:姚远
一审一校:蒋耀霞
二审二校:蔚立军、任宇杰
三审三校:李川川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高职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高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