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4月,云南省科技厅正式公布2025年第一批备案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我校毕业生张溶柯创办的云南承璞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应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入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该公司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融合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是云南省科技厅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主体而设立的重要资质,评选标准严格,涵盖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竞争力等多个维度。企业需通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多重考核,最终从众多申报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企业不仅能够享受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更被视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对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本次入选企业中少有的文化创意类科技企业,云南承璞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备案,彰显了传统文化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无限可能。公司创始人张溶珂,作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赛金奖"承璞文创"项目负责人,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张溶珂,六岁开始学习国画,2014年,获国际书画艺术奖特等奖,13岁签约成为故宫博物院最年轻的合作画师。
在创新创业学院,她遇到了两位重要的引路人:焦艳军老师和赵睿老师。焦艳军老师不仅帮助她建立起创业管理思维,更指导她如何将艺术创作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完成从“作品”到“商品”的关键跃升。赵睿老师则从财务角度为她夯实基础,教授她成本控制、资金运营等核心技能,为未来的企业化管理铺平道路。
在创新创业学院的学习期间,张溶珂结识了珠宝玉石产业学院院长、国家级玉雕大师陈孝贤。这次相遇成为她创业方向的转折点。陈孝贤老师对玉文化的深刻见解让她深受启发,她开始思考如何将8000年的玉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经过深入调研,她发现传统玉石行业多以首饰、摆件为主,而在装饰画领域尚属空白。于是,她以国画为基础,以玉雕为点缀,开创性地将中国绘画技艺与非遗玉雕技艺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玉石装饰画。这一创新不仅拓展了玉文化的应用场景,也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焦艳军老师的鼓励下,张溶珂在学校组建了一支跨专业团队,并于2022年正式成立云南承璞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验证商业模式,她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各类创业比赛和文创设计大赛,以赛代练,不断优化产品。
努力很快得到回报:公司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本科组云南省一等奖、彩云汇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八届春城创业荟三等奖、第七届中国昆明金茶花国际文创设计大赛创新设计奖等20余项荣誉。2023年,团队站上了更高的舞台,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金奖。
张溶珂成为云南省科技厅入库专家、昆明市盘龙区十一届代表大会妇女代表以及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特聘创新创业指导老师。
2023年公司受云南省商务厅邀请作为云南代表企业,作为唯一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蒙博览会、中国消费品博览会等多个大型展会,其中在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玉石装饰画曾作为代表礼品赠送给各国外交。
创业过程中,多次作为云南承璞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身份和大学生创业代表参加云南广播电视台、昆明广播电视台节目专访。
随着公司的发展,张溶珂开始探索文化产业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她创新性地提出“艺术疗愈”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结合,开发出针对青少年和社区群体的艺术疗愈课程,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共建实训基地,打开社区托管教育新模式,推动文化赋能社区教育。
与昆明市盘龙区金辰街道映象社区共建“映象承璞创客孵化基地”,探索“社区+平台+高校”的合作模式。“映象承璞创客孵化基地”已成为盘龙区大学生创业重点项目之一,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共建“云旅文创财智管理人才”项目,共同探索“文化赋能空间、人才激活产业”的云南范式。
公司在文创产品方面构建“大学生+高校教师+大师”的现代学徒制,推出“4+1+2”探索以商养艺玉雕文创新模式,利用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单位身份,链接云南省多位非遗传承人,建立四级原创设计图库、一个平台数据库、两条标准生产线,申报两项发明专利,以科技赋能文创,让文创融入生活,2025年4月云南承璞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张溶珂始终秉持“让传统文化赋能现代生活”的信念。不仅是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史,更是一段关于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的探索之旅。未来,她将和“承璞文创”继续深耕文创领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先后出台《“专创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构建起“五位一体” 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实际教学中,分层次开展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通识类创业课程,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与意识;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设置精英类课程,并组建创业精英班,进行重点培养与项目孵化;同时,在专业教育类课程中融入创业元素,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实现专创融合。此外,学校还通过举办社会调查、创业仿真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创业教育成果显著。建成了国家众创空间、云南省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园等多个创业平台;在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中屡获佳绩,众多学生创业项目成功落地,如“承璞文创”等项目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持续完善课程体系,紧跟市场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引入更多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加大创业孵化力度,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更全面的资金、技术、政策等支持,助力更多学生实现创业梦想,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